跳转至

高等数学1

如何认识这门课

1. 重要性

是以后众多课程学习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 高等数学2(误)、信号与系统、概率论...

2. 如何对待

期末考试难度不定,在 24届 以前的考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之后难度出现了较大的提升

主要是从 本来课本原题或者同样思路 转变为 涉及到一些课本以外的思考。这些思考需要大量刷题积累,否则很容易初见杀。

所以不建议期末突击,要重视平时学习。

优质学习资源

Peking Univertsity,Yantong XIE

  1. 这位老师主页开源了其授课笔记 链接
  2. PKU课本与SYSU所用课本是一致的(授课顺序也就一致了)
  3. 书中对于很多题型存在着详细的讲解,平时多积累这些题型,可以轻松应对考试内容。
  4. 书中对于一些定理的证明部分比较简略,这些内容可以自行参考课本。

应试

  1. 往年考试只有大题,在24届之后改题型之后多出了选择和填空题,如果希望在这一门课上得到高分,则需要把握好选填(大题会捞捞~)
  2. 建议在考前大量刷题,先巩固课本的例题和作业题,再考虑刷往年卷子(外校卷子也可以给一些参考)
  3. 往年卷子链接

拓展

  1. 大学生数学竞赛(CMC),建议都报名非数类的考试(因为非常好得奖加综测),非数考试范围和课内知识交叉很多,只是多了一些计算的技巧和相关定理,可以尝试多刷题,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名次。数类主要是数学类参加,考试范围会扩大,思维难度也更大,所以不推荐工科选手参加。(如果是大佬则随便
  2. CMC非数真题
  3. CMC数学类真题